造纸行业有望迎来底部向上的趋势,正获得多维度数据与政策信号的强力支撑。2025年以来,行业呈现出价格回升、成本优化、政策红利释放的三重积极信号,头部企业盈利修复动能显著增强。
从价格周期看,行业已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包装纸领域呈现"量价齐升"态势,瓦楞纸月均价从年内低点的2280元/吨回升至7月底的2525元/吨,单月涨幅达10.7%,部分企业如玖龙纸业单月提价频次高达四次。这种价格弹性背后是供需关系的实质性改善:一方面,2025年电商物流包装需求同比增长6.5%,带动箱板纸消费量突破4000万吨;另一方面,环保政策推动落后产能加速出清,上半年行业淘汰低效产能300万吨,使CR10集中度提升至58%,头部企业定价话语权显著增强。
成本端压力缓解为盈利修复创造空间。废黄板纸价格自2月触底1407元/吨后持续反弹,截至7月末达1567元/吨,涨幅11.4%,但木浆价格同比下降8.2%,形成"废纸强、木浆弱"的成本分化格局。这种结构利好兼具废纸回收体系与木浆自给能力的企业,如晨鸣纸业通过430万吨自有浆产能,将原料成本控制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下12%。同时,生物质能源替代使吨纸能耗成本下降18%,太阳纸业等企业已实现生物质能源占比35%,年减碳收益超2亿元。
政策层面形成"双向驱动"格局。供给端,广东省率先发布《"反内卷"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规范低价倾销行为,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需求端,"双碳"政策催生新型市场,可降解包装纸产能规划从850万吨提升至1500万吨,医疗特种纸进口替代率目标达45%。这种政策组合拳加速行业洗牌,预计2026年行业CR10将突破65%,形成"头部引领、细分制胜"的竞争格局。
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打开长期成长空间。AI质检系统普及率提升至65%,使产品不良率下降至0.3%以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投资突破1200亿元,晨鸣、山鹰等企业海外林地布局使木浆自给率提升至50%。在全球市场,RCEP框架下对东盟出口额增长18%,抵消欧美市场贸易壁垒影响,2025年中国造纸企业在全球前十强中将占据5席。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复苏呈现结构性特征:包装纸受益于电商物流保持6.5%增速,特种纸在医疗、电子领域需求CAGR达15%,而文化用纸受无纸化冲击仍处调整期。这种分化要求企业精准布局,具备原料掌控力与技术创新力的龙头企业将在新一轮周期中占据先机。随着三季度消费旺季来临,浆纸共振效应有望进一步显现,行业盈利修复进程将加速推进。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北琦森纸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备案号:冀ICP备2024050470号-1网站地图